星期一 Sep 1 2025 02:20
0 最小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宣布計劃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選民在投票時出示帶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這標誌著他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進一步推動選舉法改革。川普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Truth Social)上強調:「選民身分證必須成為每一張選票的必要組成部分,絕無例外!」 他還要求各州採用紙質選票,僅對重病患者和現役軍人給予有限的豁免。
自從2020年總統大選失利以來,川普一直質疑選舉的公正性,儘管缺乏確鑿證據,但他將失敗歸咎於郵寄投票和選民欺詐。 8月18日,他宣布將領導一項廢除郵寄投票的運動,要求各州「遵守聯邦政府和總統的指示」,並承諾發布一項行政命令以「恢復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的誠信」。 他的目標是收緊與投票相關的規定,這可能會影響選民投票率。
鑑於美國憲法賦予各州管理選舉的主要權力,該計畫很可能面臨法律挑戰。 今年6月,一位聯邦法官駁回了川普3月簽署的另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要求在使用聯邦表格登記選民時提供公民身分證明,並威脅要削減不遵守規定的州的聯邦選舉資金。 法官裁定該命令「超出總統的權力」。 聯邦制原則是這些法律鬥爭的核心。
川普目前正在向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創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施壓,要求審計選民登記資料中的「不準確之處」。 同時,他正在推動在德克薩斯州等關鍵州重新劃分國會選區,以鞏固共和黨在眾議院的微弱多數優勢(219席對212席)。 這些審查對於確保公平的代表權並避免政治操縱可能是必要的。
根據全國州議會聯合會的數據,美國已有36個州頒布法律,要求或建議選民在投票站出示帶照片的身分證明。 國會也提出了一項法案,將選民身分證要求納入聯邦法律。 然而,批評人士指出,由於姓名變更後身分證過期或缺乏有效身分證明文件,此類法律可能會剝奪美國公民的投票權,尤其會影響少數族裔、低收入者和殘疾選民。
共和黨推動選民身分證制度背後的理由是「防止非公民投票」,但多項研究表明,此類舞弊行為極為罕見。 例如,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202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非公民投票率低於0.0003%。 反對者認為,這項政策本質上是透過增加投票障礙來削弱民主黨選民的基礎。 投票的可及性是健康民主的關鍵面向。
川普的選舉改革議程還包括推動由共和黨主導的選區重劃。 例如,德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最近簽署了一項法律,該法律重新劃分了國會選區邊界,預計共和黨將在眾議院再獲得5個席位。 這個過程被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旨在透過不公平的選區劃分來鞏固政黨的統治地位,進一步分裂美國的選舉制度。 這種對邊界的操縱引發了對公平代表權和民主原則的質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說,美國選舉規則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引起全球市場對該國民主穩定性的擔憂。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至2.4%,供應鏈中斷和能源價格波動的風險增加,而關於美國選舉制度的爭端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投資者的信心。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